第二百五十八章 潘家园寻宝初探(2/3)
门影憧憧,摊主们用三
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,顾客们开着车、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,噌杂拥挤,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。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,
群一拥而
,迅速各就各位。
开市以后,虽然多,但市场并不喧哗,大家都在窃窃私语。老顾客
手一只手电筒,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,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,倒不必那么隆重,因为潘家园市场的灯非常亮。但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,这只是一个标志,说明买家懂行。
天渐渐亮了,鬼市时间结束,市场继续营业,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了。卖家的动机都一样,赚钱: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,
不同: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,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,有附庸风雅的,有看热闹的。
尽管潘家园的身份、动机千差万别,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。比如,别
拿在手里的东西,你不能问价。要等别
放下,你再拿起来问价;不能因为被
捡漏就恼羞成怒,要认栽。
既然是江湖,就少不了传奇般的发迹故事。
潘家园里老老太太很多,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,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,有一搭没一搭地做,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
。这里很多
90年代中期就靠一块
布起家,房车都有、身家数百万的
比比皆是。
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。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,那简直就没边了。比如说,有花15元买了把宝剑,结果卖了15万;有
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,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,结果卖了37万;有
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,结果卖了6万……
所以很多行内都说,潘家园是一个传奇。
不管别的传奇,我们要说的是主角的传奇,尔杰来到北平还有一项巨大的使命,那就是收集古玩珍宝,30年代的潘家园,古玩字画绝大部分都是真品,而且价格相对低廉,以至尊的财力,花不了多少钱,就能把潘家园包了,这是事实,这些民族的瑰宝,当年八国联军进北平的时候,火烧圆明园,掠走了无数珍奇异宝,有些看不懂的字画,带不走的物件,都付之一炬。为了掩盖强盗罪行,一把火烧了圆明园,可以说民族的耻辱至今我们的国民难忘。中国就是一块巨大诱
蛋糕,又像唐僧
,列强们都想分食一块,上海的租界就是最好的明证,尔杰觉得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,不仅仅是他做,而且
本侵占中国时,很多志士仁
不惜流血牺牲,挽救藏匿老祖宗留下来的不可复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