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节(2/4)
,这二位是清河县有名的无赖,他们找西门庆什么,这事要从明朝的一个行业说起:揽
。
明朝政府同样需要采购办公物品,政府采购当然数量巨大,也意味着油水多多。
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的。李智、黄四看中了政府采购这块肥
。他们通过内幕关系,在朝廷下达采购清单之前搞到消息,提早做好准备,等批文一到各州府,抢先申请执行。
这个行业就叫揽,本本分分的老百姓还真没
力倒腾这个。
李智、黄四是新手,他们也是第一次脱离街流氓这个工作,凭借家里的关系,
一回就搞到三万斤香蜡采购批文。拿到批文俩
哈哈大笑,笑着笑着就傻了,钱呢,光采购费用至少要一万两(600万元)银子,东平府里也没有撑腰的
,采购过程中官府故意找茬怎么办呢。阎王易斗小鬼难缠,李智、黄四的名号比路
甲还要普通,不给力啊。
一番思考后,两个新找到了应伯爵,想攀附西门庆的势力,让他投资这个买卖,给他们留点渣就成。应伯爵抱着试一试的心
去找西门庆了,因为这笔买卖油水很大,一万两的采购,可以赚回一万两(600万)的纯利润!
西门庆一回绝,不
!(原文:我那里做他!揽
赚的钱哪里来的?以假充真,买官让官(质监部门)不这么
,几乎没有利润。西门庆明白,那俩孙子一定是想打着自己的千户名号做事。
(因为牵扯政府,揽工作危险
极大。明万历五年,皇帝的亲姥爷做揽
,拿到了二十万件军方棉衣的采购合同,这老
为了替国家锻炼士兵的抗寒能力,以劣质棉布和陈旧棉花填充棉衣。往常这种做法无伤大碍,赶巧当年一场大风雪冻死十多名官兵,引起军队哗变,太后震怒,要销了老爹的爵位,幸亏张居正出来和稀泥才保住爵位。此事,最终拉出一些小喽啰顶罪。有意思的是下层的
总是盼望皇帝能主持正义。
应伯爵早预料到了,“既然不做,不如借他们两千两银子吧,月利五分(每月利息百分之五。也算个大买卖。”
西门庆躲着他们还来不及呢,“看你面子,一千两。”
应伯爵点答应,临走之时,西门庆再三嘱咐,“跟他们说,别打着我旗号东诓西骗,让我知道了,决不轻饶!”
(原文同上。
应伯爵将消息通告李黄二后,两小子像泄了气的皮球,求爷爷告
手里只有五千两,筹不起货来啊!应伯爵大为好笑,就你俩这窝囊玩意还做揽
呢,问二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