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(2/11)

解。我只能就事论事地表达看法,不一定正确,不一定全面,仅就是看法而已。一届政府,要执政为民,看什么?就看他们把民众装在什么地方。现在我们的政府,五年一换届,换来换去,也就换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,后任不问前任的事,后任不肯替前任楷,后任把前任所做的一切,全盘否定。我这样说,不是抨击后任对前任的矫正。但如果是矫枉过正,就是一个问题了。如果这种矫正,让民众受苦,就是更大的问题了。我听了这个计划,从内心来说,是非常认同的。为什么?第一,这是一个为前任甚至前前任政府收拾烂摊子的计划,是一个为民众谋福社的计划。第二,这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楷计划,而是一个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计划。我完全赞同这个计划。

到各位常委讨论的时候,丁应平第一个表态。

丁应平是从雷江市起来的,雷江开发区,也曾经是他的一块心病。尽管不是他搞成那样的,毕竟在他的手里没有得到解决。现在,雷江要立这个项目,彻底解决这一遗留问题,他自然是赞同。他说,这是他的一块心病,一不解决,他就一不安。现在,雷江的同志找到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,新能源发展,又符合全国的能4发展战略,符合江南省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。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,他要感谢雷江市委市政府。他本完全赞成这一方案。

像这种立项事宜,关键在于某个常委出面说话。不是非常特殊的况下,某个常委一旦表态,其他常委,是不会表示反对的。何况,在整个班子里,丁应平属于比较另类的一个,每次班子开会,讨论一些利益相关问题,只有他的利益诉求是最少的。哪怕是安排事这样激烈的利益争夺,他也显得比较淡然。这次,可算是他第一次表达得非常强烈,甚至不是为自己。

其他常委也都说了几句话,不疼不痒,这个方案,算是通过了。

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项目方案,阳通的水能发电方案。

这个方案的提出,是因为柳泉江在阳通境内下了一个陡坎,上游水位,比下游高得多,阳通市,因此永远地处于柳泉江洪水的威胁之中。好多年前,便有水利专家提出,在此建一座水电站。这一项目,确实可使阳通的水患大大缓解,但也有一些现实的问题,水电站的规模如果小了,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,如果规模上去了,蓄水面积就得增加,上游大量的土地便会被淹,移民问题又成了大问题。这个项目搞了好多年,反反复复。此次,柳泉江决堤,梁天培被动异常,如果不是赵德良在后面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